地方站: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江门
您的当前位置: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广东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每日练习(2019.3.19)

2019-03-19    来源: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应该看到,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障碍就是跨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转型关口,创新驱动全面转型、开放促进进步不仅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更是根本出路。尽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营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能否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能够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否建成的大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创新和开放共同构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点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跨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转型关口
  
  C.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营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
  
  D.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先决条件,开放是带来进步的重要手段
  
  2.新的知识环境,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会深入影响历史学的表达方式。传统历史学虽然也强调关注底层和民众,但受资料、手段制约,过往的历史学主体一直主要限于精英阶层。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的发展与渗透一定会改变传统历史学的表达方式。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社会学的故事性叙事,也一定会让历史学作品更活泼更有趣。
  
  以下概括文中未涉及的是
  
  A.传统历史学的研究较少关注底层民众
  
  B.互联网发展激发了民众研究历史学的热情
  
  C.历史学著作的表达方式应该活泼有趣些
  
  D.历史学研究可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3.时间是大自然的产物,节气展现的则是农耕文明的智慧。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便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极大肯定。先民通过观察天文地理、气象物候,来感知自然变化、安排农业活动,敬天顺时,依农得时,从而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所谓“认识一个民族,其实就是认识它如何使用时间”,节气犹如包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密码,具有时间性与实践性的双重含义。从中既可以窥探出古人如何以人之理性追问天地运行与造化万物,更鲜活地展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从自然中推演人文,在人文中回归自然,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
  
  这段文字的主旨为(  )。
  
  A.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农耕实践中观察自然、顺应自然的成果
  
  B.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是对中华文化的肯定
  
  C.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
  
  D.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就要先认识二十四节气
      

 

 

 

 

 

 


  1.A【解析】文段开篇指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障碍”,随后提出对策,即“创新驱动全面转型,开放促进进步是走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更是根本出路”,接着针对前文的对策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故文段的重在强调创新和开放是走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对应A项。B项,“跨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转型关口”对应文段开篇问题部分,非重点,排除。C项,“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应文段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且表述不明确,排除;D项,未提及文段核心内容,即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2.B【解析】A项,对应文段“过往的历史学主体一直主要限于精英阶层”,其中,“传统历史学”对应文段“过往的历史学主体”,“较少关注底层民众”对应文段“限于精英阶层”,表述正确,排除。B项,“激发了民众研究历史学的热情”文段未提及,当选。C项,由尾句“会让历史学作品更活泼更有趣”可知,表述正确,排除。D项,尾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社会学的故事性叙事”说明历史学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表述正确,排除。
  
  3.C【解析】文段首句引出节气的话题,并说明节气的重要性,而后通过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这是对文化内涵的肯定,后文紧接着介绍节气的来源,并说明节气包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节气中可以展现文化理念,尾句给出结论,从自然中推演人文,在人文中回归自然,也即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故文段重点强调二十四节气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对应C项。A、 B两项,均为结论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文段并未体现出“认识中华民族”必要条件是“认识二十四节气”,无中生有,排除。
  


更多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9 http://www.gd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皖B2-20110080-7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