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每日练习(2018.11.17)
1.救援:围魏救赵
A.进攻:风声鹤唳
B.防守:草木皆兵
C.追击:穷寇勿追
D.转移:斗折蛇行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
A.日落而息:日出而作
B.今日高歌:明朝忧愁
C.三日打鱼:两天晒网
D.春种秋收:夏耕冬藏
3.违约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承诺
A.法律;民俗
B.处罚;兑现
C.合同;食言
D.赔偿;责任
1.C【解析】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围魏救赵是救援的一种策略。二者是对应关系,同时在语义上有相关性。A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与进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草木皆兵是指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与防守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穷寇勿追是指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穷寇勿追是追击的一种策略,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斗折蛇行是指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与转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2.A【解析】“少小”与“老大”是反义关系,“离家”与“回乡”也是反义关系。A项:“日落”与“日出”是反义关系,“而息”与“而作”也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今日”与“明朝”不是反义关系,“高歌”和“忧愁”也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三日”与“两天”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春种”与“夏耕”不是反义关系,是事件的先后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3.C【解析】A项:违约可能违背了法律,民俗和承诺之间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违约之后可能会被处罚,处罚是违约的结果,兑现承诺是动宾短语,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违约是违背了合同,食言是违背了承诺,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违约之后可能需要赔偿,赔偿是违约的结果,做出承诺即意味着担负了一定的责任,但承诺不是责任的结果,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