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江门
您的当前位置: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2012年申论指导:解读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011-11-10    来源: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根据《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规定,申论是广东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广东公务员考试网(www.gdgkw.org)特总结一系列2012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类文章供考生参考,帮助考生进行申论备考,考生可结合《广东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进行复习。本期主题:
  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
  大纲解读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由上述要求我们可以看出,所谓阅读理解能力就是阅读者运用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材料进行阅读,并能够准确理解材料中的字词、句子、结构、主旨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排在各项能力的第一位,并渗透到其他能力之中,是申论考试的基础能力。
  二、市(地)以下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
  大纲解读
  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阅读理解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考生通过阅读理解申论给定资料,把握给定资料的表达形式和内容实质,确定资料主题,为后面的作答明确作答方向。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考生后面申论的作答正确与否。如果不能把握资料的内容和主题,那么考生在作答时很可能偏离资料的主旨,很难形成准确、全面、令考官满意的的答案。
  从2012年国考市级的大纲要求可以看出,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与国考省级的大纲要求有一定的差别。省级要求侧重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而市级要求侧重的是考生对材料的基本理解能力,并且能够理解事件间的联系,突出了具体性和实践性。
  这一环节是申论考试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务必读懂、读通、读透,认真梳理和分析。“磨刀不误砍柴工。”吃透了材料,抓住了本质,才能准确概括主题,使对策有针对性,议论文的观点更鲜明坚定,论证更严谨有力。因此,阅读理解做好了,申论就成功了一半(至少不会跑题)。基本要求是注意给定材料的思想性(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社会价值)、隐喻义(这现象抓住本质内涵)以及材料作文的思辨性(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发散与集中、理性与文采)。
  (一)要领提示
  1、把握时间
  申论考试一般为150分钟,试卷提示阅读材料时间为40分左右,用110分时间做题时间足够。因为2-4道题的文字量为1500-2000字,纯书写的时间半个小时足够。要安排均匀妥当,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某考生(贾超)参加中央2006年11月26日考试,最后一题打好了草稿未来及抄完,余近300字未写上去,太长,考了58.5分。另一考生(张超)江苏省2006年春考试申论做完了还余半个小时,再想修改,已无空白试卷,考了61分。
  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
  2、带着问题读
  拿到试卷后,先看注意事项,后用2-3分钟浏览材料,再用3分钟左右看问题要求,把握以下几点:有几个问题?概括的是什么?对策是怎样提问的?写作的文体是议论文、讲话稿还是调研报告或其它?
  带着问题读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把握重点,找准问题,巧作批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略读+精读+重点读
  第一遍:略读,对材料中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关系、过程、结果整体把握和驾驭,心中有数。--“整体”。
  第二遍:精读,逐字逐向通读,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精细”
  第三遍:重点读,对照问题,查找出如立场观点,人物时间,原因结果,发展趋势—“关键”,三个环节,一个也不能少!
  4、巧做批注
  每读一遍,可将重点字、词、句“圈点”,将“心得”注标在“天地间”,如,可注:问题1、2、3……;影响1、2、3……;思路1、2、3……;对策1、2、3……;可注:论点、论据;可注:应提倡,应反对,应建立法律制度问题……;
  5、归纳、提炼、升华(二次跨越)
  全部阅读完、批注完,在开始做第一题前必须要有3分-5分钟的梳理、归纳与整体思考—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产生的要源是什么?(关键是有关政府的原因:法制不健全、引导有偏差、决策失误、预见性不强、人员素质差……)
  这个问题目前带来的负面影响?(关键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速度、质量的影响,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影响,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影响)
  政府应持何态度?(是,非;赞成还是反对)
  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对策)?(目标,人力、财力、物力,治标,治本、德治、法治、当前、中期、长远……)
  我的立场?(应与中央、国家对该类问题的权威观点:路线、方针、政策、决议、领导讲话等保持一致)
  (二)误区提示
  1、不能静下心,沉住气阅读,只想着争取时间,一目几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便匆匆转入答题,这必然会导致“夹生饭”出现。
  如,因粗枝大叶把给定资料中的一些概念、名称搞错,搞乱,以至于在后来运用资料时张冠李戴,有时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如,后面做题需要对照材料时,找不到,找不准,甚至找错。
  2、缺少精读这一环节
  一是容易漏掉某些信息尤其是重要信息;
  二是梳理,归纳时因缺少对材料内在联系的把握而不能整体驾驭材料;
  三是论点的确定及论证可能因论据不全、不实、不准而出大错。
  3、不会驾驭材料
  如何从这一堆类似新闻综述的半成品中、甚至有时有陷井的材料中,能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内在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这需要考生有较好的材料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论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对政府管理的职能、过程、当前热点问题的认知能力。
  只见现象,不见实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证论关系,不见重点,刻间求异,忽视集中;错用逆向,全盘否定。
  4、就事论事,未能实现“两个跨越”
  陷入资料的具体情节,纠缠不清(如,2000年中央机关申论题,有的考生老是纠缠H与印刷总公司应该如何判),不能迅速地与政府管理联系起来,这个问题涉及到政府的什么职能?政府该管吗?当然该管!这一第一个跨越!
  政府为什么该管?管了怎样?不管又会怎样?其实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时代价值,这就必然与中央最新的精神(路线方针政策)联系起来,此乃第二个跨越!
  少了这“两个跨越”,申论考试将失去了高度!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2年申论指导:应试技巧及误区

更多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更多